(一)本建物前於民國95年(西元2006年)11月17日公告為歷史建築,登錄名稱「大屯郡役所」。後經詳細調查研究發現,歷史建築「臺中州廳附屬建築群」廳後倉庫1、6建物應屬「大屯郡役所」之主體及附屬建築,故於本市102年第6次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決議修正「大屯郡役所」公告並包含3棟建物,分別為「大屯郡役所(北棟)」(原臺中州廳附屬建築群-廳後倉庫1)、「大屯郡役所(西棟)」、「大屯郡役所附屬建築」(原臺中州廳附屬建築群-廳後倉庫6)。
(二)歷史建築「大屯郡役所」包括廳舍主體建築(北棟、西棟)與附屬建築等三棟日治時期州屬地方官署建築,為全臺目前少數仍留存的郡役所;戰後部分空間曾作為「憲光七村」眷舍以及臺中軍中廣播電臺使用,見證當時的社會環境與時代背景。
大屯郡役所廳舍主體建築創建於大正13年(西元1924年),為磚砌承重牆構造,屋頂使用兩坡水形式,採鋼鐵屋架結合木構架之混合樣式,結合平屋頂組成。原東北面內側設置木造檐廊,採單坡頂設計,除了作為風雨走廊,亦可串聯各空間之活動。從建築構成樣式來看,廳舍主體建築主要延續仿古典風格為構成根基,屋身由下往上依序可以明確看到臺基、牆體、橫飾帶、簷口等構成元素,另使用連續弧拱設計,尤其弧拱上方皆採收邊線角裝修,立面語彙出自古典系統風格。在立面裝修上,防火山牆水平飾帶、立面周圍水平飾帶等,略帶有辰野樣式餘風,視覺上形成以紅磚與白灰飾帶交織的帶狀風格。在配置形式上,平面原呈L型,內部以拱廊連接,採仿古典歷史樣式設計。主入口為柱式門廊,入口山牆以灰泥裝修勳章。
一旁的附屬建築創建於昭和7年(西元1932年),為磚砌承重牆構造,使用防火山牆設計,兩坡水屋頂形式,屋頂上方目前有二處為通風換氣而加設的氣樓屋頂,採洋式木造屋架,位於廳舍主體建築東北側。其形貌承襲明治迄大正時期古典樣式之餘風,東南向為正式出入口,正面山牆之灰泥裝修飾帶雖已脫落,但仍可發現殘存之線角,山牆設置牛眼氣窗,外部使用鑄鐵裝修之抽象語彙。
瀏覽人次:26405
最後更新日期:2025-03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