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 起:漆器歷史可遠溯至河姆渡文化時期,考古發掘遺物出土漆木碗,迄今已將近7千年歷史,漆係採自漆樹之「生漆」,其有耐酸、耐熱效能,塗刷於器物上具有隔絕效果,可防止木材腐壞,因此其後也發展至家具裝飾,明代更有《髹飾錄》詳撰漆藝技法,可見其歷史悠久及與生活關連之緊密。 計畫目標:本計畫希能透過18週研習,培植有興趣接觸者,並藉由參與傳統工藝製作, 讓更多的人了解漆工藝的藝術內涵,並落實薪火傳承。
辦理單位:
1.指導單位: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臺中市政府文化局
2.主辦單位:鐵山漆坊
3.協辦單位:臺中市文化資產處
4.授 課:夾紵漆器技藝保存者-廖勝文藝師
計畫內容: 本計畫是以「夾紵漆器」作為傳授主體,從漆工藝基礎作起,認識漆工藝1漆2胎3裝飾等,然後進行脫胎漆器製作–土
胚成型、裱布、上漆、研磨、紋樣裝飾...等。實作部分,由登錄保存者廖勝文藝師及助教,現場指導各項技法。本
研習計畫,預定指導參與成員至少完成1件夾紵漆器作品。
辦理日期:民國112年4月9日起至8月(計18天,課程詳如附表),每天6小時(上午10時起至下午5時止)
辦理地點:鐵山漆坊(台中市大甲區成功路16號)
招生對象:本傳習因使生漆及製作技術考量,對象年齡限滿18歲以上之民眾,預定招收12名。(如招生未達8人,則不予開班)
費 用:
1.本研習所需用具由主辦單位提供(學員亦可依需要選購),課程進行期間之生漆、泥塑胎等材料及午餐、學員往返之交通及住宿等
請自理。
2.本研習授課鐘點費由本處負擔,材料費部分補助,因使用生漆及作品由學員攜回,不足材料費由學員負擔,預估約需新台幣8千
元,於報到上課當日繳交。
報 名:
1.報名日期:即日起受理報名,額滿即止。
報名後請再以電話確認,以防疏漏。
3.報名接受:錄取名單於民國112年3月25日以前公布於本處網站。
注意事項:
1.為維護學員安全及上課秩序,上課請依時間簽到、簽退,非學員者則不得進入,為免影響課堂秩序,請勿攜眷、寵物、危險物
品上課,並謝絕旁聽、試聽。
2.如遇颱風等天災,經臺中市政府公布本市不上班即比照辦理,恕不另通知。
3.課程中使用之專用器材由主辦單位準備,期間應善用公物與教具,另為保障著作權,非經老師同意不得私自錄音或錄影。
4.參加學員請自備工作圍兜與塑膠手套。
5.主辦單位保有更動課程及是否受理報名權利。
112年臺中市登錄傳統工藝「夾紵漆藝」研習預定課程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