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冷圳是日治時期,為了供應設置於新社台地上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,培育爪哇大莖種甘蔗所需要之灌溉水而興築,進水口位於大甲溪左岸的白冷;昭和3年(1928)12月開工,昭和7年(1932)10月14日舉行竣工通水儀式。全線導水路長16.5公里,全設於山腰竣坡處,除看得見的渠道外,有22座隧道、14座渡槽及3座倒虹吸管。
入水口位於大甲溪與東卯溪會流南岸,設於河川微彎凸岸前端之岩盤上,不淤積不沖刷也不亦損壞,能穩定取水。入水口工程穿過白冷附近大甲溪左岸的斷崖,將水引入進水口,從引水隧道經過制水井,再將水送到第1號隧道。
民國91年(2002)臺中縣政府以白冷圳為全臺少見之大型山中水利系統,兼有時代表徵、工法技術不易再現,並有人文歷史意含能顯現早期灌溉工程之艱難,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瀏覽人次:13390
最後更新日期:2022-07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