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門橋位於東勢下城里原和興庄「月恆門」(歷史建築)前,落成於日治昭和16年(1941),架設於大甲溪流域的排水圳溝上,以便庄民通行;橋旁圳邊即為庄民洗衣場。當時適逢太平洋戰爭爆發,水泥等戰略物資匱乏,庄民便以石塊疊砌,再以糯米、石灰加上黑糖等材料膠和,即所謂的「糯米橋」。
民國91年(2002)臺中縣政府以本橋建於日治末,與道路、水圳、洗衣場等歷史空間完整,能顯現傳統村落居住生活空間,具有稀少地域風貌性與文化價值,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瀏覽人次:11933
最後更新日期:2022-07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