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傳統工藝名稱:漆工藝-古琴髹漆
二、傳統工藝類別:髹漆
三、登錄項目內容描述:
(一)「古琴」原稱琴,也稱瑤琴、玉琴、五弦琴和七弦琴,是傳統撥弦樂器,已有三千年以上歷史,文化地位極其崇高, 古琴的創製者已難考證,西元1920年代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「古琴」。
(二) 古琴的形制是由上下兩塊不同的木板粘合而成,面板一般用木質比較疏鬆的桐木或杉木,是為陽木,底板則是由梓木或一些木質堅硬的材料做成,是為陰木,面板上置岳山(弦枕),底板左右各開兩孔,是為龍池、鳳沼。兩板相合,陰陽相成,琴面上纏七弦(最初的琴是五弦,象徵五行)。傳說是文王與武王各加了一根弦,從而變成了七弦)一弦外鑲十三個徽點(琴徽一般用玉質、象牙、貝殼、黃金等材料製成)。
(三)漆工藝與古琴連結,主要在於琴器外部塗裝,除了固胎保護效果之外,其亦涉及古琴音聲之表現,透過漆灰(多為鹿角灰)及天然漆髹塗,形成保護、裝飾漆膜,保護琴面亦兼有傳音效果,明代琴家冷謙在《琴書大全》,對琴不同音色進行研究,概括出「九德」之說,以奇、古、透、靜、潤、圓、清、勻、芳等九種音色呈現,其中「透」者,謂「歲月綿遠、膠漆干匱」,即說明髹漆對於古琴之重要性。
(四)斲琴多以舊木材為琴體,琴面木質鬆軟,琴器表面必有灰胎,即以鹿角霜粉末調和生漆,髹塗數層之後研磨至光滑,再髹塗生漆(數層),再研磨直至漆黑光亮。生漆具有彈性且耐磨損,硬度高、附著力強,傳音效果好,使古琴風華千年不滅。
四、保存者基本資料:
(一) 保存者姓名:梁晊瑋
(二) 所在地:臺中市太平區
五、登錄與認定理由及法令依據:
(一) 登錄理由:
1、古琴髹漆為傳統樂器古琴製作不可或缺的工藝技術,歷史悠久,於琴器表面髹漆,具有文化藝術性。
2、漆工藝與臺中地區歷史脈絡緊密鏈結,日治時期曾設「山中工藝所」,製造美術工藝品,八○年代初期,木漆器產業蓬勃,具有時代特色。
3、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、2款登錄基準。
(二) 認定保存者理由:
1、梁晊瑋先生熟知古琴髹漆知識、技藝及表現形式。
2、古琴髹漆為琴器專屬之漆工藝技法,梁晊瑋先生具有傳習能力及意願。
3、梁晊瑋先生師事賴作明藝師,於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。
4、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、2、3款認定基準。
六、公告日期及文號:民國110年12月14日府授文資遺字第1100312154號。
瀏覽人次:1805
最後更新日期:2023-04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