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峰林家,是霧峰林家在阿罩霧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。計由頂厝、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。
下厝為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於同治元年(西元1862年)所建,由四大厝並排而成,均為座東朝西,其中以五進的「宮保第」面寬達十一開間最為壯觀。
宮保第左側為三進之大花廳,室內大木結構表現明顯的江南建築風格,尤其菱角椽作成的菱角軒及軒內以白底為地的花式雕刻木構構件,不僅特色獨具,而且豪華壯麗。
頂厝為林奠國家族在光緒年間所建,包括景薰樓、蓉鏡齋、頤圃、新厝等。景薰樓組群為林家頂厝代表,是林奠國族支所居住,內外共三進,前後營建時間長達卅餘年,其中第二進為林獻堂邸。蓉鏡齋為紅瓦、土埆磚造三合院,作為提供私塾之用。新厝係林文鳳族支建築,包括尋芳園、孔雀寮、水池、花園等休憩空間。頤圃原為頂厝穀倉與客房,經林紀堂整理後遍植菊花,並起蓋二層洋樓。
萊園係林允卿為娛親所闢建花園,仿老萊子娛親而稱萊園,包括五桂樓、小習池、荔枝島、歌台(改為飛觴醉月亭)、林氏祖墳及櫟社廿年紀念碑。
霧峰林家經歷921大地震後,各群落破壞程度均達70%~100%,在當時行政院九二一重建委員會的經費、監察院、內政部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支持下,民國91年起動第一期復建工程,修復組群分別是頂厝的景薰樓、頤圃及下厝的大花廳、宮保第、二房厝。於民國95年10月先期完成頂厝頤圃之復建,於民國98年11月前完成各群落復建,歷時7年之餘。
有鑑於霧峰林宅之整體尚有許多群落未完成復建,其有關霧峰林家之文物展覽、公共廁所、消防保全及無障礙設施等軟體工程仍然尚未規劃,勢必嚴重影響開放參觀的動線與觀眾前來參觀的意願。前經原臺中縣政府於98年爭取將「霧峰林宅再利用工程」作為第二期工程執行,連同下厝「草厝」及頂厝「蓉鏡齋」、「五桂樓」等第二期復建工程同步進行,使政府花費鉅資復建的重要古蹟能夠完整發揮其文化與觀光的價值,除完整介紹霧峰林家對臺灣歷史發展的影響,同時將霧峰林宅古蹟的建築藝術之美能讓民眾更深入的認識,共同來珍惜這保存不易的文化資產,同時也可帶動地方觀光產業發展,回復阿罩霧為台灣文化發展重鎮的風華。
Chrome 開啟網頁如果無法看到 Flash 效果,請點選網址列最左側驚嘆號-允許flash後重新整理網頁即可。
瀏覽人次:51463
最後更新日期:2022-04-20